上海茗俊商务咨询有限公司_seo.518fc.cn

企业融资网 >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1.16亿天价罚单!央行又对第三方支付下重手

网络整理 2021-03-21 21:32

第三方支付机构再收高额罚单。

4月30日,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公布了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商银信支付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商银信支付”)因涉十六项违规,被合计罚款1.16亿元。

这一罚款金额再次刷新了央行对支付机构罚金的新高。而就在3月份,深圳瑞银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因涉及多项违规行为被处罚单合计6201.5万元,创下罚单新纪录。

从近年来支付机构所接到的罚单数量、数额及处罚原因来看,央行对该行业保持了持续的严监管态势。

1.16亿元!罚单刷新高

商银信支付这次创下了第三方支付行业挨罚的新纪录。

从违规行为来看,商银信支付踩踏的监管“红线”颇多。公示的16项违规包括:擅自中止支付业务;挪用备付金;变相出借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资质;未按规定开展备付金集中交存;未按规定设置特约商户银行结算账户;未严格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存在资料不实商户;未及时发现处置特约商户转接支付接口的情况;为非法集资平台直接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违反T+0资金结算服务管理规定;未对购买预付卡的客户进行有效身份识别,存在购卡人以商银信公司员工名义批量购买预付卡的情况;预付卡核心系统信息采集不全面;预付卡业务未按规定管理客户备付金;未按规定保存预付卡业务商户资料;未按规定结算商户资金;在互联网支付业务中未按规定管理特约商户资料,存在没有商户入网资料及合作协议的问题;在互联网支付业务中未按规定管理特约商户信息管理系统商户资料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于4月29日对商银信支付作出处罚决定,对其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5,009.097471万元,并处罚款6,588.694167万元,罚没合计11,597.791638万元。

记者注意到,除了巨额罚单外,商银信近期深陷诉讼风波。天眼查显示,商银信目前司法风险高达68项,其中包括31条法律诉讼,7条开庭公告,此外,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商银信于2020年4月3日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涉及执行标的约1.24亿元。

除了对该支付机构的罚款,相关高管也“吃”到了罚单。

处罚信息显示,时任商银信董事长林耀、时任商银信风险管理部总监/高级风控经理张月对商银信下列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1)未及时发现处置特约商户转接支付接口的情况;(2)为非法集资平台直接提供支付结算服务;(3)违反T+0资金结算服务管理规定。因此,给予警告,并分别处罚款45万元、20万元。

支付机构频吃大额罚单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机构频频“吃”罚单,且罚金屡创新高,大额罚单几乎成常态化趋势。

4月29日,央行郑州市中心支行行政处罚公示表显示,第三方支付公司瑞银信因9项违法违规被处罚人民币680.5万元。这是今年以来瑞银信收到的第四张罚单。

而就在不久前,瑞银信刚刚创下央行了对支付机构开出的罚单金额新高。3月26日,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向瑞银信开出6张罚单,合计罚款6201.5万元。其中,瑞银信被罚6124万元;该公司 3名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35.5万元。

此外,今年1月和3月,瑞银信已经分别被央行重庆营业管理部、杭州中心支行作出行政处罚,两次罚款合计1002.23万元。

这意味着,瑞银信今年合计被罚款近7000万元。

而从违规行为看,备付金、反洗钱等方面是第三方支付机构踩“红线”的重点领域。

根据“反洗钱”服务公司徵悠咨询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支付机构的罚单延续了上一季度的分布情况,支付行业监管明显更为严格,处罚金额占比由2019年四季度的18%剧增到42.5%。

来源:徵悠咨询

为何第三方支付机构罚金越来越高?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认为,相对于以往,支付机构的业务体量是越来越大的,所涉及的消费者、用户、商家等主体越来越广,涉及到的违法违规的金额也会随之增大。在严监管的大背景下,监管不仅会没收支付机构的非法所得,还会在此基础上罚以相等金额的罚金。而违法所得与业务量是成直接正比,这是导致近年来第三方支付机构罚单金额屡屡创新高的原因。

从行业发展看,东兴证券近日发布的有关第三方支付产业研究报告认为,随着监管和行业盈利模式的变化,近三年新牌照发放基本停滞,存量牌照进入清理整合阶段,小型第三方支付机构或被大型互联网或互联网金融企业收购,第三方支付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免费加盟代理请联系于经理17601315811(有返佣)

Tags:[db:TAG标签](13944)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1.16亿天价罚单!央行又对第三方支付下重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