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茗俊商务咨询有限公司_seo.518fc.cn

企业融资网 >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外贸信托:不存在未经许可、非法放贷的情况

网络整理 2021-03-21 20:53

7月22日,外贸信托发布《关于媒体报道“外贸信托涉嫌‘非法放贷’”的声明》表示,近期,外贸信托发现有媒体发布关于“外贸信托涉嫌‘非法放贷’”的报道一事,针对近期报道中提及的某法院驳回该公司申请执行,外贸信托正在就相关裁定履行司法救济程序,向法院提出异议,同时积极与法院进行沟通,进一步提供相关事实及材料。

据报道,裁判文书网近日一则公告信息显示,2016年11月10日,周某由于资金周转需要向外贸信托借款52万元,借款期间60个月,利息共计39万元。周某将自己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房产为该笔借款提供抵押,抵押期限为5年(2016年11月10日起至2021年11月10日止)。

在签订抵押合同当日,外贸信托要求周某与其关系人罗某签订一份委托合同,该合同约定原告授权罗某可对该抵押房屋进行卖房和收款,否则不予周某借款。在此种情形下,周某签订了委托合同,并于2016年12月8日在珠海市横琴公证处对该委托合同进行了公证。但外贸信托实际发放贷款仅46万元。

后因周某延期还息,2017年4月10日,罗某在周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抵押房产以55万元的价格出售。2017年4月21日,罗某向周某出具了卖房通知书。直到2017年12月28日,周某到中山房产局查询才知道外贸信托、罗某已将抵押房产卖掉。当事人周某认为,2017年4月10日,该房产价值己经达到110万元,罗某仅以55万元就取得抵押房产,明显低于市场价值,明显不构成善意取得。

法院经审查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作为经济纠纷受理的案件,经审理认为不属经济纠纷案件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就本案而言,被告罗某、外贸信托的行为涉嫌以“套路贷”的方式诈骗,并将涉嫌犯罪的线索和材料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外贸信托表示,该公司于1987年经原银监会批准获得金融许可证,获准包括“贷款”等在内的经营权限。多年来,开展包括个人贷款业务在内的各类贷款业务,均是在监管部门的直接监管及指导下依法合规开展,不存在未经许可、非法放贷的情况。

免费加盟代理请联系于经理17601315811(有返佣)

Tags:[db:TAG标签](13944)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外贸信托:不存在未经许可、非法放贷的情况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